看著台灣的新聞,
提到輕症者先待在家,
讓我想起日本的情況。
在日本有許多被要求在家自我療養的患者,
病情突然惡化在家中死亡。
其中有許多是年輕且沒有慢性病的日本人。
#這是變種病毒讓人害怕的地方。
日本有許多年輕人敵不過新冠病毒而死亡,
卻也有個100歲的日本人戰勝了新冠病毒。
所以,
#年齡不會是新冠病毒選人或重症機率的絕對標準。
每個人身邊都有愛你的家人。
每個人都要為愛你的人,
在疫情下保護好自己。
疫情既然已經發生了,
有時候我們沒有其他選擇,
但 #我們可以轉個彎為自己留下些保護。
其實日本去年也發生停課的情況,
也跟台灣一樣,許多父母需要上班,
而把小孩送去鄉下給祖父祖母照顧。
說真的,
若是沒有其他後援選擇,就送去吧。
畢竟若有其他選擇,
相信也沒有人會想讓自己的父母或小孩有感染的風險。
只是盡可能讓小孩及長輩暫時不要接觸其他人。
若是能自己帶或有後援的人,
在這次的停課裡,至少能幫住減少人潮移動。
減少病毒傳播的可能性。
這世界上百百種家庭,
家家有本難念的經。
也不是每個公司都這麼循規蹈矩。
每個工作也都有著它的困難之處。
或許大家的選擇與做法都不一樣,
但都是努力在維持一個家。
都是為了生活而做的選擇。
疫情擴大的現在、
最不缺的就是責備了。
尊重每一個家庭的選擇,
也是讓孩子看著我們大人,
學習「尊重」的態度✨
話說,
其實二月帶雙寶回日本後,
因為我們住在東京市區,
悠先生上班地點,
又是東京數一數二的各地人潮匯流之處。
說真的,
比起假日趁人潮少的清晨等,
帶雙寶去遙遠的其他縣市郊區走走。
我一直都覺得目前原則上居家辦公,
但隔週要出勤2-3天的悠先生,
是我們家最高風險的人。
所以,他出勤的日子,
當他下班回到家時,
他會先在家門口等我走出玄關,
幫他全身噴消毒液做消毒,公事包內側,
鞋底等細節都不放過。
他進家門換完衣服去洗澡時,
馬上再次把他上班的衣服做消毒,
也把他摸過的門把等全部消毒。
相信接下來的日子,
在台灣的大家。
需要外出上班的朋友,
會擔心自己是否會有風險。
但是除了擔心自己之外,
也別忘了家人也會怕你帶病毒回家。
在外做好所有該做的,
進家門前做好所有消毒步驟,
才是保護自己,保護家人。
在日本有個新的字眼叫做「with コロナ」,
與新冠肺炎共存之意。
新冠肺炎未來難以完全消失,
我們能做的,
是試著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做調整,
來適應不知持續到什麼時候的防疫日子。
或許在疫情控制住前,
防疫的日子會讓人疲憊。
但我們要相信這樣的日子不會是一輩子,
大家越團結,
離疫情控制的日子就越近一步。
還是想大聲說聲
#台湾頑張れ
#台灣加油